接下来,葱齐考试网将给大家介绍山东高考语文的相关信息。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一些烦恼。

山东高考语文什么卷

山东高考语文什么卷

山东高考语文使用全国Ⅰ卷。

全国Ⅰ卷简介:

全国新高考Ⅰ卷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的一种类型。该试卷包含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门考试科目试卷,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。高考试卷选用全国新高考Ⅰ卷的省份有广东、福建、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。

山东省高考模式简介:

山东夏季高考采取3+3模式,总分750分,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门统考科目,采用全国卷,每门150分,第二个3为3门等级考试科目,每门100分,从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考试。

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、B+、B、C+、C、D+、D、E共8个等级。参照正态分布原则,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%、7%、16%、24%、24%、16%、7%、3%。

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,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,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,分别转换到91-100、81-90、71-80、61-70、51-60、41-50、31-40、21-30八个分数区间,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。

山东高考注意事项:

1、检查考试必备用品

考生携带物品: 考生凭准考证、有效居民身份证件、必备用品。考生赴考点时要提前准备好黑色签字笔、2B铅笔、尺子、无封套橡皮等考试必需用品。若携带水杯,应为透明、非金属材质。

2、禁止携带物品

严禁携带 手机等各类通讯工具、手表、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、发送接收设备、书包、学习资料、涂改液、修正带、计算器、计算尺等物品;请提前清理并妥善保存好个人物品。不要携带钥匙、耳机、充电器、磁卡、打火机以及金属制作的手镯、戒指、项链、发卡等物品。

3、规划考试路线

请考生提前确定考点位置,规划赴考路线,留足入场检查时间,建议至少在开考前45分钟到达考点。开考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点。送考、陪考人员和车辆不能进入考点。

数据出自山东省教育考试院。

山东高考语文是全国几卷

山东高考语文是全国几卷介绍如下:

2023山东高考用新高考Ⅰ卷考试。

高考语文哪些题型最容易丢分

1、字音字形题,耗时过多而丢分。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,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,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。俗称“丢双份”。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,不复查还好,越查越易改错。

【对策】

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,遵循“以义定音定形”原则,适度联想发散,逐一记忆过关,每天一题,适当训练。

2、词语(成语)运用题,不知分类而丢分。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,比如灯红酒绿、想入非非等。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、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、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。

【对策】

1)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,逐一过关,每天一题,适当训练。

2)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。

3、语病辨析题,不分轻重而丢分。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,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,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,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--“认对不认错”。

【对策】

汇总高考题,熟悉六种语病类型,分类解析,每周一题,适应训练。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。

4、实词理解题,教材不熟而丢分。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,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。

【对策】

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,每天一篇,翻译梳理过关。

5、文言筛选题、分析概括题,忽略原文而丢分。

【对策】

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,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。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,代入原文外,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(搅乱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和语意逻辑)。

山东高考语文什么卷

山东高考语文使用全国Ⅰ卷。

全国Ⅰ卷简介:

全国新高考Ⅰ卷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的一种类型。该试卷包含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门考试科目试卷,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。高考试卷选用全国新高考Ⅰ卷的省份有广东、福建、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。

山东省高考模式简介:

山东夏季高考采取3+3模式,总分750分,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门统考科目,采用全国卷,每门150分,第二个3为3门等级考试科目,每门100分,从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考试。

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、B+、B、C+、C、D+、D、E共8个等级。参照正态分布原则,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%、7%、16%、24%、24%、16%、7%、3%。

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,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,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,分别转换到91-100、81-90、71-80、61-70、51-60、41-50、31-40、21-30八个分数区间,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。

山东高考注意事项:

1、检查考试必备用品

考生携带物品: 考生凭准考证、有效居民身份证件、必备用品。考生赴考点时要提前准备好黑色签字笔、2B铅笔、尺子、无封套橡皮等考试必需用品。若携带水杯,应为透明、非金属材质。

2、禁止携带物品

严禁携带 手机等各类通讯工具、手表、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、发送接收设备、书包、学习资料、涂改液、修正带、计算器、计算尺等物品;请提前清理并妥善保存好个人物品。不要携带钥匙、耳机、充电器、磁卡、打火机以及金属制作的手镯、戒指、项链、发卡等物品。

3、规划考试路线

请考生提前确定考点位置,规划赴考路线,留足入场检查时间,建议至少在开考前45分钟到达考点。开考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点。送考、陪考人员和车辆不能进入考点。

数据出自山东省教育考试院。

如何评价2021山东新高考一卷语文难度?

2021年山东高考使用全国1卷,总体来看,语文试卷难度不是很大,都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。

基础知识的考查仍有迹可循,全看考生平时的学习与积累,只是作文形式相对新颖,对文体有了一定的要求,但其内容和主题仍是很常规的,是对劳动光荣,勤劳勇敢的歌颂。

只要考生突出劳动主题,围绕劳动、勤劳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与科技等的关系进行展开论述,并联系自身实际,能够提出一定的希望与建议,分数就一定不会太低。

2021山东新高考一卷语文的评析

1、党的历史是最生动、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。

语文命题精心选择材料、精巧设计情境,实现材料意蕴与学科特色紧密融合。新高考Ⅰ卷文学类阅读材料,选取卞之琳1938年创作于延安的小说《石门阵》,小说中提到“守住了大门,不用关二门”,寓意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,从百姓日常生活的侧面,展现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同仇敌忾。

2、美育是“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”,能提升考生的审美素养,激发创新创造活力,美育的核心在于全面提升考生“感受美、表现美、鉴赏美、创造美”的能力。

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所选朱光潜和钱钟书的两段材料,讨论美学领域中“诗画异质”问题。为了便于考生理解,还附有雕塑《拉奥孔》图片,图文并茂,让考生在阅读思考的同时,得到一种审美浸润。

山东新高考改革背景下,语文学科有哪些新变化?

关于山东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坚持的基本原则如下

1.目标导向性原则

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。它是语文教学的定向环节,从方向、任务、内容上决定教师的教学;它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指明方向,使语文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;它为语文教学评价提供导向作用。制订语文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其科学性、全面性、合理性、明确性。

2.主体教育原则

新课程的最新理念强调,教学过程是一个双主体互动的过程,教师和学生都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,并尊重彼此的主体性。师生之间和学生彼此之间是一种主体性关系。

因此,高中语文课堂要充分培养学生酌主体意识,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,有积极学习的情感,能够自觉、刻苦、主动地学习,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、独立学习酌能力,在学习上进行自我管理,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。

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,而不做教材和教参的传声筒。教师要有构建课程的能力,要有自己的教学声音,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人唱主角,要走出话语霸权,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对话关系,教师是“平等中的首席”。

3.开放性教学原则

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“三中心”(以教师、教材、课堂为中心)的课堂教学模式,实施开放性的教学原则,把语文学习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。

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上,还应该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,充分利用社会的语文教育功能和资源,利用一切有利的语言环境,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。

语文教学要注意把最新科技信息技术融人教学,加强学科之间横向联系,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、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
4.文道统一知情并重的原则

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,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,而语文教学更是首担其职。文以载道,道寓于文,文道统一,始终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价值取向。

人的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,对于一个人的成才、成人、成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,在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同时,更要促使其提高审美能力,提升道德境界,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全面的提高。

5.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的原则

语言和思维是外壳和内核的关系,语言和思维的这种密切相关决定了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。高中语文教学在语言训练过程中,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、思维品质的培养、思维能力的发展;思维训练要贯穿在语文训练之中,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。

无论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,都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,因为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训练,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、创新精神、创新能力的基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