葱齐考试网带你了解2024十大热搜专业 ,希望本文能帮到你。

十大前景好的行业?

十大前景好的行业?

近年来,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,一些行业迅速崛起并呈现出良好的前景。以下是我认为的十大前景好的行业:

人工智能行业: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,该行业正以惊人的发展。从智能助手到自动驾驶,人工智能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。

2. 云计算与大数据行业: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数据已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。云计算和大数据行业通过提供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的解决方案,将在未来持续发展。

3. 清洁能源行业: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清洁能源行业迎来了巨大的机遇。太阳能、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主要选择。

4. 医疗健康行业: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技术的进步,医疗健康行业持续升温。包括个性化医疗、远程医疗等新技术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。

5. 教育科技行业: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教育正在向线上转型。在线教育和智能化学习平台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。

6. 电子商务行业:电子商务行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主要推动力。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,电子商务行业将继续迎来巨大增长。

7. 新能源汽车行业:环保意识的兴起使得新能源汽车逐渐受到消费者关注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未来交通出行的主要选择。

8. 人工智能辅助创作行业: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,人们在创作方面也将得到更多便利。例如,自动生成音乐、文字和图像等,将成为未来创作者的重要工具。

9. 生物科技行业:生物科技领域在医药研发、农业改良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。生物工程、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具有重要意义。

10. 跨界融合行业:随着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,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不断涌现。例如,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,将催生出更多新的商机。

是我认为的十大前景好的行业。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,并能够为你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。无论选择哪个行业,都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,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。祝你好运!

2025扑面而来回望2024年行走间观察日记|年终盘点①

汽势Auto-First|撒马尔

时岁更替,岁物丰成。转眼间,2025年,扑面而来。

回望2024年,汽车行业如何盘点。原本内心构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叙事结构,比如2025十大预判,2024十大汽车事件,2024技术走向、风云人物,行业趋势,资本市值等等不一而足。

不过,始终有一个有意思的点,想在常规写稿前花时间记录过去一年行走过程中的点滴。

因为在2024年行走过的城市中,那些有趣的瞬间、眼睛看到的、朋友中间发生的关于车的故事切面,始终萦绕在心。而这同样是观察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切口,任何专业的观察都不如生活片段来的生动、鲜活,就好比艺术连接人的诉求和命运,汽车要连接人的出行、通勤、生活方式和社交。

别光听书里的大道理,也听听身边人的小情绪。别只看那宏大叙事里的光和影,也听听小人物的脚步声。

12月30日晚,2024微博年度关键词出炉:松弛感!官方给出的解释是:松弛感就是允许一切发生。允许快乐发生,也允许难过并行。

然而,这一年,对很多人来说,可能是遗憾的一年,也可能是远离松弛感的一年。

对我身在的中国汽车产业来说,在极度内卷、极致竞争、极度流量裹挟下,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一路走高强势崛起,合资品牌尽管出牌较慢但已然开启全面反攻,BBA依旧是吵架没赢过销量没输过的典型,保时捷和一众超豪华品牌正在迎来改革和巨变,新势力正内部分化,小米和华为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大城池,中国汽车出海道阻且长,欧盟关税大棒重锤落下,一切看上去欣欣向荣又险象环生。

对我个人来说,日常的出差和假日的旅行,是工作,也是放松休息。用眼睛用心观察,同样是记录中国车市的另一种方式。
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
这一年,关税承压之下,一辆东风岚图知音在武汉驶下生产线,标志着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。从2009年的起步推广,到2018年年产销量过百万辆,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时近10年;再到2022年的年产销量过500万辆,用时约4年;再到首次突破年产1000万辆,仅用时约两年。

创办比亚迪30年的王传福说:敢想、敢干、敢坚持,才让我们走到今天。遭遇封锁数年,“纯血”鸿蒙发布。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,一名低调的理想主义者和长期主义者,时间终究给了他丰厚的回报,从11月开始,奇瑞汽车成为新能源销量增速最快的车企,年度出口100万辆一马当先。

时间,是盛大的容器,辽阔又残酷。

种了一辈子地的“麦子阿姨”说:种完麦子,我就往南走。《我的阿勒泰》中文秀的母亲正是那个一身松弛感的妈妈,她说:再颠簸的日子,也要闪亮的过。冯骥带团队潜修10年,直面天命,推出全球爆款《黑神话:悟空》,千年古建被写入“黑神话”,让小西天第一次站上C位。

在国际局势动荡、战火延绵、民粹主义盛行之下,俄乌冲突的战火依旧蔓延,巴以冲突带来无尽的人道主义灾难,叙利亚一朝变天,韩国戒严闹剧……在此背景下,我们一同见证了Sora横空出世,全球经济的下行震荡,远方的动荡与硝烟,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。

我们通常被困在“信息茧房”里,我们也同时被困在“地理茧房”里。如果只以自己生活的城市北京看,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,尽管有职业病,会不经意间看路上行驶的车辆,但有些车你明明参加过上市或者拍摄,但依旧在街上很难见到真车。

需要说明的是,都是身边事,绝无虚构。远在杭州的亲戚,一对小夫妻,95后,选择自己小家庭的第一辆车,最后中意领克06。

后来,听她说,她爸爸最中意的是长安深蓝S05。在这背后,深蓝汽车11月交付新车36026台,原因在于左手华为乾昆智驾,右手长安的超级増程,流量和技术双重加持,成为整个11月环比增长最快的品牌。

去深圳,一位朋友开的是比亚迪汉千山翠版,他开着这辆车带我穿过深中通道,历时7年建设的深中通道于2024年6月30日下午3点正式通车运营,上百台仰望U8穿越深中通道,比亚迪顺势祝贺深中通道成功通车。
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也许是信息偏差,也本身是事实,自主品牌和新势力成为更多人的新选择。纷繁变局中,新势力和BBA的对决,自主品牌与当下旧合资的对垒,颇有点像“毛坯人生和精装朋友圈”,但又不尽是。

不禁想问,下一个宣布禁售燃油车的是谁;也想问新势力,什么时候能赚钱?下一个倒下的是哪家。

合资品牌为什么日子会如此煎熬?问合资品牌如何自保。奔驰、宝马、奥迪,转型迎来生死大年;三年时间,德系和日系在中国的份额都跌了10%;大众德国关厂裁员、本田、日产抱团取暖;欧洲Tier1供应商裁员哀鸿遍野。

好消息是,上汽大众合资签约40周年,年底两家母公司再次签署了15年合资协议,唱衰合资可以口嗨,但绝不要无视、忽视。

新造车能否穿越生死线,年始高合倒下,年终极越闪崩,哪吒摇摇欲坠。 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,要进入TOP10,2万辆是门槛;要留在牌桌上,1万辆是门槛。

与此同时,新势力亏损面进一步扩大。今年三季度,蔚来汽车净亏损50.6亿元人民币,小鹏汽车第三季度净亏损为18.1亿元人民币。

然而,现实是特斯拉毕竟花了17年才实现盈利,理想首款车型2019年上市,2023年在交付新车近40万辆的情况下,才首次实现年度盈利。

因而,整体而言,没有哪一家新势力是完全上岸的。

2024年,在4月的一个周末,在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停车场,见到了一辆极星;在国庆去大连期间,破天荒的叫到了一辆众泰;在大理去机场的路上,前方的一辆车正是哪吒GT;在西宁,见到了一辆黑色车,通过车尾品牌logo和标识,始终未能确认这是一辆属于什么品牌的车。

我自己在大理打到的第一辆车便是五菱星光,司机师傅在送完孩子和上班之间的时间接单,正巧拉上前去洱海看日出的我,一路上聊了很多车的事。我惊叹于大理满大街的新能源汽车,师傅则连连表示,买车有补贴,充电便宜,司机师傅说,在大理,排前几位的新能源汽车是比亚迪、埃安、五菱、零跑等。

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、自主品牌的占有率、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,在这一刻无比具象化。

此外,在大理洱海租车市场,见到了无数的BBA,两门四座的宝马1系、保时捷718 Boxster 敞篷、奥迪A5 敞篷、奥迪TT 硬顶、宝马Z4 敞篷,蓝色的洱海和粉色的宝马敞篷,确是绝配,一天不到300元的租车价格,更是很多年轻人环行洱海的选择。

BBA在这一年看似云淡风轻,实则惊涛骇浪,毕竟奥迪的经销商开始倒戈,转而开始卖问界,这是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信号,指向明确。

在这一年,中国品牌市占率超60%。 中国品牌内部也产生分化。如今领头羊比亚迪的月销量相当于4个吉利、5个长安、6个奇瑞、14个长城,分化进一步加剧,牌桌上的竞争已然惨烈。

如今的吉利,像极了当初飙涨的比亚迪,爆款车型频出。奇瑞的火力全开还将在2025年继续。与此同时,上汽集团今年的年销量很可能会在400万辆左右,比亚迪全年销量预计将达到425万辆。这样一来,连续18年保持国内第一的上汽集团将被挤下冠军宝座。

人事震荡频发,业绩是关键。与上汽一样,合资下滑、自主增长乏力的还有东风汽车,这也直接导致人事调整。有媒体如此形容:“上半年东风,下半年上汽,人事调整“最疯狂”的车企/集团。”

汽集团为例,从王晓秋接棒到点退休的陈虹成为上汽集团董事长,到贾健旭履新上汽集团总裁,再到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大众、上汽通用汽车、上汽乘用车、上汽MG、智己汽车全部都发生了多人次多岗位的人事变动。

传统大厂新品牌集体起势。尽管自主五强来自传统阵营,但实际上新能源销量的支撑,除了比亚迪之外,其余几家主要依靠自己的新品牌,换句话说,过去几年的新能源布局终于进入收获期。

比如吉利新能源销量的支柱有三:吉利银河、极氪、领克,吉利银河最晚确立,但销量贡献最大;长安新能源销量同样来自三个:长安启源、深蓝汽车、阿维塔,其中深蓝汽车成立最晚,销量贡献最大;奇瑞同样如此,iCAR、智界都开始起势。

2024年,阿勒泰,昆明,大理,西双版纳,西安,兰州,西宁,深圳等,在我的足迹所至之处,遍布祖国的南端和北边,疆域广阔。因而,燃油车下滑固然是大势所趋,但绝不会就此消亡,也不应该一刀切,油电共进依旧是必选项。

今年新能源渗透率超过了50%,整个增速远超大家的预期,但纯电增长受困,插混和增程成为了主要的推动力量。

有一天放学,孩子同学的妈妈邀请去她们家看看正在装修的房子,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破小小区,没有规范的停车场,各种车型横七竖八,空间逼仄,但在一片老旧和杂乱中,在一个及其狭小的空间,挤着一辆小米SU7,格外惹眼,看上去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。

显然,以华为,小米为代表的科技类造车新势力进入扩张期。

今年汽车圈最火的人,雷军,没有之一。雷军说:造车很难,但成功一定很酷。在雷军的示范效应和泼天流量前,汽车圈的中年CEO们,开始集体卖艺,直播、带货,做短视频,不亦乐乎。

小米单一车型SU7年销13万辆,创下单品爆款记录。此前,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特斯拉。最近一段时间,港股小米集团持续大涨,股价直逼历史新高,最新市值已达8708亿港元。站在市值的角度,小米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三大车企,中国第一大车企,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。

问、智、享、尊“四界”,余承东启动鸿蒙江湖。在亮丽的销量背后,华为正在大施拳脚,阿维塔、长安深蓝、岚图、方程豹、奥迪、广汽、北汽等十几个品牌,都在搭载华为智能驾驶产品。余承东被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改名的“余成功”,正在与中国其他几个品牌一道重新定义中国豪车的面子和里子。

再问内卷何时休?据乘联分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个季度,国内汽车行业收入达到73593亿元,同比微增3%;利润为3360亿元,同比下降1.2%。

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过去三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分别为6.1%、5.7%和5%,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。比如广汽集团,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,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降,价格战是导致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问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岗位的替代,问算法如何进一步影响人类思想、社会决策,萝卜快跑和Robotaxi又是如何引发岗位和技术的互相替代。

上周叫的一辆滴滴,是一位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司机师傅,早上五点半出门跑车,要跑到晚上十二点,住在北京天通苑,众所周知,这里是亚洲最大的居住社区,车是租的,租金5800元一个月,如此高强度工作时常,也仅仅每月净赚10000元。

还有一位网约车司机,江苏淮安人,近60岁,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同时已经做了爷爷,孙子上幼儿园,二儿子在读高中。司机师傅说,今年一年他没能存到6000元,基本上赚的钱都给孩子报了班,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跟自己一样跑滴滴。

风雨兼程,为着“碎银几两”,看起来,没有谁比谁的生活更容易。

与最近几天冲上热搜的“打到臭车的概率为何越来越高”不同,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,未来网约车司机的饭碗正在遭遇来自Robotaxi的阻击,尽管目前只是小范围,但以当下AI的进展,这

【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,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易车无关】